股票配资走势 从成飞财报看中国军工发展: 年利润13亿的启示
信钰证券_最新实盘配资信息_股票开盘最新资讯

信钰证券_最新实盘配资信息_股票开盘最新资讯

股票配资走势 从成飞财报看中国军工发展: 年利润13亿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5-07-04 21:46    点击次数:172

股票配资走势 从成飞财报看中国军工发展: 年利润13亿的启示

现在中美对抗已经成了全球都热议的话题,两国对抗除了经济之外股票配资走势,军事还是重头戏。

军工企业是国家军事能力的组成部分,可在这方面我国的纸面数据好像远远不如美国。

成飞2024年盈利13亿人民币,连洛克希德·马丁一季度的利润都不到,明明都是军工行业的巨无霸,两者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这里面又有哪些猫腻呢?

成飞的低调盈利

作为我国军工的重要力量,成飞为国防事业做了巨大贡献,2023年成飞的营收达到749.68亿人民币,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成绩,差不多能顶些大城市的GDP。

但细看财务报表就能发现,成飞一年的净利润只有13亿人民币,这么比较下来成飞的盈利能力实在是太低了,至少跟洛克希德·马丁完全没法比。

都知道洛克希德·马丁是美国军工行业的巨无霸,说它是恐怖造钱机器根本就不为过,2025年第一季度洛克希德·马丁的营收达到179.6亿美元,净利润17.1亿美元。

这么算下来,成飞一年的利润还不够洛马一个季度打的,单从盈利能力来看,洛马确实是一个能够碾压成飞的存在。

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找找问题的根源所在?难道真的是因为成飞干得慢或者活不好吗?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我国的军工企业和美国的军工企业比盈利能力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在我国,军工产品的利润和普通消费品完全不同。

成飞的军品定价受到了非常严格的控制,所有军品的定价都要经过一个严格的审价机制,每克隐身涂料甚至每个螺丝钉的成本都要经过详细的核算,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水分。

而且这种审价机制不仅控制当下产品的利润,甚至会无限倒查,如果发现五年前的订单有报价虚高的情况,企业就必须得把多赚的钱连本带利地吐出来。

所以成飞看上去是个巨无霸,但利润空间被压得死死的,能保持盈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美国的国体跟我们完全不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先天优势,洛克希德·马丁虽然生产的也是军工产品,但他在产品售价方面享有相对高的自由度。

F-35战斗机的售价高达1.5亿美元,洛马能拿到34%的纯利润,这么算下来,洛马卖一架F-35就能赚差不多5000万美元。

这可是我国军工不敢想的利润水平,如果成飞的每款战机也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率,那账本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寒酸。

除了价格上的自由度之外,洛马还能通过强大的游说能力从国会拿到更多订单和补贴,这就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恐怖之处,所以在这个利益集团眼里,F-35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不仅卖飞机本身有钱赚,后续的维修保养也能捞一笔。

相比之下成飞的军品出口市场就窄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非常困难,经常被些西方国家的小圈子封锁,我国翼龙无人机表现虽然亮眼,但在欧美市场突破重重围堵依然是个难题。

更何况成飞可没有洛马那种动辄砸钱搞研发,再通过提高售价收回成本的灵活性,我国军工企业管理费率控制得非常严,2023年成飞的管理费率压到了1.86%,这数字放到国际市场就是清教徒级别的节俭。

为了保证我国军工的先进性,成飞的研发投入占比也是有国家规定的,始终保持在营收的1.4%,这些资金都投到了高端武器研发和新技术的攻坚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让我国军工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

这种节衣缩食搞创新的状态很符合成飞的性格,但也造就了利润率常年处于一个非常骨感的状态,所以可千万不要盲目悲观,成飞的净利润与洛马相比悬殊是没错,但绝对不是因为技术水平或效率不够,更多是在整个行业的成本核算和定价机制不一样上。

洛克希德·马丁的军工巨头养成记

为什么我们要把成飞和洛马这种军工巨头放在一起比较呢,就是因为洛克希德·马丁在美国军工行业中太具标杆意义了。

如果把洛马比作是班里的学霸,那这个学霸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个获奖专业户,其实洛马公司的历史并不长,1995年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合并,成了如今的洛克希德·马丁。

不过从业务上看,这个90后企业倒更像洛克希德公司的传承和发展,洛克希德这一脉长期专注于战斗机的设计和研发,走到今天已经站在全球军工产业链的顶端了。

1912年,洛克希德公司的前身劳黑德兄弟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飞机公司,当时整个航空业刚刚起步,不少企业竞争相当激烈,劳黑德兄弟创办的公司几经波折,没过多久就倒闭了,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前进。

后来凭着些出色的设计和少量的运气,公司终于把几款水上飞机成功卖给了美国海军,给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当然洛克希德·马丁之所以能够消耗美国军工界,就是因为他拥有天才设计师凯利·约翰逊。

凯利在洛克希德发展的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不仅解决了公司早期飞机设计中的稳定性问题,还亲手打造了洛克希德的招牌臭鼬工厂,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部门是公司核心技术的孵化器。

臭鼬工厂由凯利亲自领导,组织方式简单高效,直接向公司高层汇报,各项工作几乎没有内部沟通障碍,这让洛马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

所以凯利其实是洛克希德·马丁的灵魂,这是因为有它的存在,这个公司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发出美国首款实用喷气式战斗机F-80和U-2高空侦察机以及SR-71黑鸟高空超音速侦察机这些明星产品。

而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成了美军空中力量的重要支柱,也让洛克希德稳稳坐上了军工行业的头把交椅。

不得不说洛克希德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除了每年花巨资用于创新之外,洛克希德还有非常厉害的并购策略,一旦发现有些小型或中型公司有独特的技术而自身难以为继,洛马立刻会出手拿下这些企业。

洛克希德曾收购的西科斯基公司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年西科斯基公司就是美国军工产业的新星,发明了实用武装直升机,洛克希德发现这匹黑马之后直接画巨资收购,这一单买卖下来让洛马几乎吃下了美国军工领域最有价值的多数技术蛋糕。

不论是战斗机、导弹还是尖端的电子系统,洛马成了什么都能造的全能军工巨人。

既然洛克希德·马丁这么厉害,我们的军工企业真的没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吗?

中美军工的差距

除了我们刚才说到差异巨大的成本控制之外,中美军工企业之间的差距是真的非常明显的,洛克希德·马丁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几乎垄断了美军方高精尖武器的核心技术。

他们的F-35成了欧美国家的标配,这就让洛马具备了左右国际军火市场规则的话语权,之前F-35绝对是笑傲江湖级别的存在,有了这个当家花旦,才能找洛马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

而我国军工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成就多是在最近十年内爆发的,虽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歼-20、直-20这些争气机也已经接连问世,让外界看到了我国军工科研实力,但这些都是在巨大研发投入下才开花结果的,能否把这些科研实力迅速转换成利润其实还有待商榷。

现在我国军工科研还面临着另一个现实外部市场封锁和内部研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飞的翼龙无人机虽然能在国际市场掀起波澜,但欧美国家一直对我国高科技军品出口设置重重障碍,国际市场的利润根本不能和洛马这种牢牢掌握高端军品市场的企业相比。

内部市场上我国军工企业要面对价格压得很低的成本控制机制,这虽然锻炼了军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让企业活得有点憋屈。

中美军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区别也是天上地下,洛克希德·马丁的管理模式还是非常独特的,前文说的臭鼬工厂就是一个神话,它能以极为高效的方式运转。

整个工厂模式简单节奏快,设计师直接对高层负责,所有审批流程都极大简化,就连研发、生产之间的隔阂也降到最低。这种操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军工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

这一点是值得我国军工企业学习的,虽然我们具备制度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歼-20这样顶尖装备的研发和列装,但我国军工企业在盈利模式上明显没有洛马的那种弹性,我们的企业擅长突破技术壁垒,但把这些技术转化成市场回报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

当然我们的优势也是美国羡慕都羡慕不来的,至少我们具备世界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优势,我国还是世界上唯一的稀土大国,掌握了稀土从上到下的全部供给能力,就算洛克希德马丁再厉害又如何,F-35的生产还是离不开稀土的。

结语

未来军工行业的竞争不只是利润的数字游戏,更是两国企业在创新能力、市场运作和管理机制方面的长期较量。

在这个跑道上股票配资走势,不过还是暂时落后的,但跑得快的也不可能一路领先,虽然中美军工企业在利润上的差距还很悬殊,随着我国军工科技的不断成熟、市场机制逐渐与国际接轨,中美军工企业的对决远没有到下结论时。



信钰证券_最新实盘配资信息_股票开盘最新资讯

现在中美对抗已经成了全球都热议的话题,两国对抗除了经济之外股票配资走势,军事还是重头戏。 军工企业是国家军事能力的组成部分,可在这方面我国的纸面数据好像远远不如美国。 成飞2024年盈利13亿人民币,连洛克希德·马丁一季度的利润都不到,明明都是军工行业的巨无霸,两者的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这里面又有哪些猫腻呢? 成飞的低调盈利 作为我国军工的重要力量,成飞为国防事业做了巨大贡献,2023年成飞的营收达到749.68亿人民币,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成绩,差不多能顶些大城市的GDP。 但细看财务报表就能发